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 |晨报数字报
  第W9版:南阳网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隐翅虫毒液不会危及人生命
手机存隐私 操作要谨慎
没防备,微信又现新骗局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4月10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使用手机的坏习惯赶紧改吧
手机存隐私 操作要谨慎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网络图片)

退出应用程序不彻底

□本报记者 单书军

随着时代的发展,便捷的智能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怎么个“生活必备”?人们和手机天天形影不离,“生活必备”,那是必须的。可是,谁又曾想过,在我们这样频繁地操作手机时,隐患也可能随之而来。在这里,让晚报君细数人们使用手机的坏习惯。

很多手机使用者不习惯把手机后台的应用程序关闭,这会导致程序占用内存,使得手机变卡。如果手机被陌生人拿到后,无须验证就能直接进入应用。如果陌生人进入的是支付软件,那后果是很可怕的。所以,及时关闭应用程序,防患未然。

手机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应用一个软件就得注册一个,导致要记的密码也越来越多。记在笔记本上,拿着不方便,还怕丢了。不少人干脆就把所有应用软件的密码设置为同一个,这样可以方便记忆。但是,如果其中一个软件密码被破解,其他的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为了以防万一,社交软件和支付软件的密码,千万不要设置成一样的。赶快了,更改密码了。

在手机中存个人隐私

现代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很多人都会把一些有个人信息的照片留在手机中,很多常用软件的密码内容也记录在手机记事本中,如果被一些“热心看手机”的人看到,那就不好了。人们外出都喜欢使用wifi信号,可如果连接了黑wifi信号,或者点了有病毒的链接,那么这些隐私信息就会马上让不法分子得到,到那时就得不偿失了。

朋友圈经常会有人转发各种“性格测试”、“星座测试”等游戏,不管是否可信,总会引诱一部分好奇的人点进去试一试。有的测试还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骗子收集这些信息后,就能拼凑出你完整的个人信息了。

随随便便就扫二维码

二维码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现在什么都可以使用它来进行支付,我们国家离无现金社会越来越近了。但是,这也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有些扫码之后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很可能是为了骗取你的隐私信息去销售,所以扫码前一定要警惕,不要贪小失大哦。

我们针对不同的软件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以免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像是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读取短信以及调用相机这几项权限尽量设限。如果你有以上这些使用手机的习惯,一定要及时更正哦。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