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俊 高文婷
通 讯 员 高 飞 李 乐 刘 洋
以典范垂“德”,以榜样立“德”,勤劳中树“德”,生活中遵“德”,形成人人崇“德”、个个讲“德”的乡村精神文化氛围,是白河街道李八庙村,留给寻访记者的最醒目印象。
地处白河东岸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李八庙村,不仅占尽亲水宜人的白河湿地资源,位于南阳新区核心地带,而且这里民风淳朴、耕读传家,拥有数百年的李八“善文化”历史资源。
李八庙村在以生态自然的滨河风光、现代化社区的崭新形象、完善的小学初高中教育配置彰显优势的同时,正积极传承和弘扬“孝善和”文化,以法治村、以德治村,打造村民社区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历史遗存 孝善和文化有根
五月的白河东岸,杂花生树,草木蓬勃。李八庙村党支部、村委会门口,宣传墙上“树家风、传家训、立家规”九字村规民约格外引人注目。“树家风,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清白做人,爱岗敬业;传家训,和待乡邻,宽厚谦恭,谨言慎行,洁身自好;立家规,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每一条四句箴言,既上口好记,又接地气。
李八庙村党支部办公室,一扇巨幅“德”字立轴,书法遒劲有力,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著名书法家刘尚志所书。谈到“德”字,谈到“孝善和”文化,李八庙村两委干部们如数家珍,李八庙村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可谓源远流长。
当地民间盛传,生于明末清初的先族李八,居于白河之滨,每遇白河水患,便不舍昼夜修桥补路,背老人过河;风调雨顺年份兴建村学,积德行善之举,远近传为佳话。李八去世后,村民感其德,修李八庙,岁岁供奉,善男信女者众,李八德善之举代代相传,村庄更以李八庙而名。
李八古庙多次毁于战乱,现庙宇为20多年前恢复重建。殿前几通古牌尚存,经岁月磨损,多已不可辨识。记者现场探访,从残存的大清乾隆三十九年碑记上找到了这里修桥铺路的佐证,在另一通清道光四年《创修义房碑记》上,找到“余训兼李八庙课徒之暇每兴……”字样,从这些证据上可以推断,清朝中期李八庙已是当地有名的学堂。
书香满庭 教育是立村之本
2008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李八庙小学(南阳市第41小学)视察,在教室黑板上为孩子们题写了“爱南阳、爱妈妈、爱国家”和“生命青青、道路漫漫”的深情寄语。这段充满温暖和希冀的教育佳话,更让李八庙小学闻名全国。
修桥铺路、兴建学校的历史传统,通过李八庙人的传承发扬光大。以前李八庙村经济落后,村里小学设施简陋,学生上学条件艰苦,李八庙村两委干部发动村民和在外务工人员,多方筹资改善李八庙小学教学设施。后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学校通过改扩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软硬件设施齐全、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
近年来,李八庙村坚持教育为立村之本,教育为强村之路,并将尊师重教的风尚推而广之,使之成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李八庙村注重家庭教育,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训导,使该村的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好学上进;村民助人为乐,邻里和睦相处,无论公益劳动或是抢险救灾,村里一号召,村民们都能主动参加。
书香传家,是李八庙村的一大特色。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尊师重教、追求知识在这里蔚然成风,这些年李八庙村的孩子们上大学、到大城市工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村里出的研究生、博士生,更是一年比一年多。
现在,李八庙村建设文化广场,成立秧歌队、诗歌朗诵队,并设立了读书角、网络室,定期组织文化演出、体育比赛。在各种村民娱乐活动中,弘扬“善孝和”文化,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和集体意识,寓教于乐,使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走上新台阶。
生态宜居 新型社区奏和谐
清一色的电梯小高层,一梯三户标准化户型设计,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古树名木曲径通幽。站在李八庙村新社区的楼宇之间,看阳光充足播撒在小区的每个角落,繁华都市低密度高端小区的感觉,在记者心中油然而生。
“进入李八庙村,最抢眼的就是这里的拆迁安置小区了。”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有此同感。已建成的小区分东苑、西苑两大板块,紧临新修的李高路,40万平方米的拆迁安置计划,已建成了30万平方米,月底即可交付使用。
因为地处白河湿地公园景观带,李八庙村的拆迁安置工作更加繁重,但村两委干部们相信,新社区布局好了,村民自然争着来住。新社区紧邻白河岸边,门前的李高路,是通往高铁站的快速通道,“三馆一院”、市中心医院新院址、新一中、华耀城大商业等新区重点设施遍布周边,这里更因紧临2019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主会场,而平添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活好了,精神文化也应同步升华。为打造李八庙村精神高地,近年来,村两委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主题,连续举办了多年“五好文明家庭”、“卫生标兵”、“好公婆”、“好媳妇”评选活动。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起了“孝善和”文化载体,让“孝善和”文化滋润人心,代代传承。
2016年,村里评出“五好文明家庭”12家,“卫生标兵”24人,“好公婆”14人,“好媳妇”25人。村两委每年对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奖励300元,90岁以上的老人奖励600元;村里20多个贫困家庭每年每户也能得到村干部个人拿出的300元的补助。
生活向上、村民向善、社区向美。在以法治村、以德治村的理念上,李八庙村通过弘扬传承“孝善和”文化,与时俱进,创新载体,摸索出了自己独有的路径;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李八庙村善于在传统的文化中寻找向上的力量,使村庄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风貌,气象常新,风景独好。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