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基础教研室 胡书珍
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讲,二轮复习是拿分数的关键时期。二轮复习承上启下,强化主干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观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偏差,形成教学上的误区,影响学生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误区一:过分注重专题 忽视基础知识
在二轮复习中,有些教师会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每一专题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上,过多地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而忽略了重点知识的巩固深化。高考命题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在立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点考查能力。在每年高考中,学生失分原因多数来自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因而,在二轮复习时,要加强“双基”题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远。
误区二:过多强调技巧 忽视通性通法
二轮复习中,一些教师一味强调某些技巧,设置相应的难题、怪题等,让学生记忆,容易忽略通性通法。高考的宗旨是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因此,高三学生在复习时要特别注重基础,充分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加强对各章节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全面地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复习,熟练掌握通性通法,舍弃偏、难、怪习题,淡化特殊技巧。
误区三:重视思路形成 忽视算理算法
在二轮复习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分析试题的思路,却忽略了其中的算理和对运算途径的选择。如果对待运算都用“课后去解”的方式,学生的算理又如何去培养?这样在高考中出现问题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条件,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合理选择运算方法,减少运算量,以提高运算效率和准确率。
误区四:只重教学方法 忽视考试策略
高考要取得好成绩,不能忽视临场的发挥,答题的策略等。要教会学生掌握常见的答题策略: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先易后难,先熟后生,防止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要记住“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难题可以缺步解答,也可以跳步解答,但不可不答。
误区五:重视解题结果 忽视解题规范
在二轮教学中,一些教师讲解习题只是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简单的板书,没有规范表述,使学生陷入了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思维误区。高考数学对卷面要求更高,规范的解答是高考取胜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在讲题时,要规范地板书,像高考题制定的标准答案那样规范学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