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 |晨报数字报
  第W12版:南阳情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船票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船票
愿出征青春的少年,学会靠近父母孤独的背影;愿追逐梦想的我们,慢慢读懂父母内心的深情。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网络图片)

□本报记者 刘 娜

年轻时,总觉得生活在远方,梦想在远方,希望在远方。

所以,年少时特别渴望逃离。逃离至亲的父母,逃离熟悉的环境,逃离眼前的一切。

长大后,历经生活的磨砺,见识多变的人心,感受人情的冷暖,蓦然回首,才发现,站在原地等待的唯有父母,抚平内心创伤的唯有故土。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写道。是的,父母健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走后,人生只剩归途。

这几天,参加考高金榜题名的孩子们,将陆续收到通知书,在暑假过后离别父母,乘坐青春的火车去往不同的远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录取通知书,是一枚苦读的勋章,也是一张离别的车票,载着我们的孩子驶向梦想的远方,把父母留在一个叫家的地方。

回想起自己当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点点滴滴,我感慨万千,写就今天这篇文字。愿你们从中看见光亮,愿更多孩子在奔向远方后,记得归来的路和父母的情。

01

蝉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夏阳从乌云中探出头来,在马路上,在小巷里,在墙角上,投下一树树斑驳的阴影。邻居大姐家的孩子,坐在门口一墙的爬山虎下抠着手机,焦灼地查询着录取通知书的送达时间。手机上,不时弹出山东徐玉玉案一审结果:那起电信诈骗的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只是怎样的惩罚都换不回那个戴着眼镜的清秀女孩的一生。

命运截然不同,时间如此匆匆。

等待录取通知书即将去远方求学的孩子,怀着梦想与憧憬,渴望告别父母逃离故土,踏上一段充满希望的青春征程。而终将逝去青春、趔趄步入中年的我,望着窗外的夏风与树影,满腔怅然若失,满脑回忆影踪。

遥想18年前,我手握录取通知书,怀着忐忑又喜悦的心情,面无表情地告别父母,足底生风地逃离故土,庆幸终于挣脱家人的掌控,终于远离贫穷的小村,终于开启崭新的人生。18年后的今天,我稳稳地行走在一地夏阳一路树荫中,从自卑倔强成长为理性稳重,却不得不承认: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父母只剩下背影,故乡只剩下夏冬。

02

少年听到道理无数,中年才懂深情几许。

大学录取通知书,之于每个学子,都是一枚苦读的勋章、一份成人的证书,是一张离别的船票、一纸牵挂的信笺。

18年前,读到这段话时,我觉得晦涩又矫情。18年后,写下这段话后,我读出眼泪与深情。18年前的那个夏日,蝉在老屋前的杨树上扯着嗓子鸣叫,鸭在门口的池塘里摇着胖身子慢游,狗在房檐下吐着舌头哈嗒哈嗒喘个不停……

我坐在院内槐树下的小竹床上,捏着人生的第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到从今后就能远离唠叨的父母,逃离贫穷的土地,离开偏僻的家乡,去一个崭新的城市遇见一群陌生的人,开启一段前所未有的生活,是何等的期待与憧憬。

那时候,我不解离别的哀愁,不懂前途的凶险,错以为,父母永远不会老,老屋永远不会塌,小村永远不会衰,地里的庄稼见到风雨就会自动生长。

多年后,当我一次次重返那土那地那村那家,跟随佝偻后背、满头白发的父母,在荒草满地、房屋倒塌、村民逃离的小村内行走,才悲哀地意识到:我是父母的孩子,但终将成为他们牵挂一生相见寥寥的远方。我是故乡的游子,但终将成了她日渐陌生又无法唤回的叛徒。

03

这人世间的很多爱,都以长相守永相聚不分离为目的。只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自收到大学通知书那天起,我就开始一次次把背影留给父母,在与他们的一次次目送中,读书求学,上班工作,结婚生子。

“没事,家里一切都好,你只管好好学习。”“学费不用你发愁,等粮食收下来钱就有了着落。”“我和你爸身体都很好,一点毛病都没有,你只管忙你的。”“你只管去外地,只管去闯荡,不用考虑我们。”

……

自18岁那年起,我对这些父母在书信里、在电话中、在相见时重复最多的话,一度信以为真。我以为家里真的一切都好,粮食卖了就能换回我的学费,父母的身体从来不会生病,我去再远的地方他们也从不担忧。

当我渐渐得知,我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日子里,他们饲养了一年的20多头猪患上瘟疫不幸全部死完,家中的粮食遭遇大旱颗粒无收,父亲拖着摔伤的腿跑三四十里地给我凑够学费,而听说我还是决定去外地上班的那天,他一个人躲在小屋里抽烟到深夜,而母亲也担心得一个劲儿抹眼泪……

我才明白,放开儿女勇敢追梦又祈祷他们安然无恙,渴望儿女远走高飞又企盼他们天天回家,是我父母的心,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

后来,我恋爱生子,为人之母,逐渐老去,才终于懂得: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从不以占有和索取为目的,从不以放手和分离而消存,也从不以距离和岁月而浓淡。它一直在那里,稳稳的,妥妥的,浓浓的。哪怕相隔万里,哪怕海角天涯,哪怕天上人间。

它是你暑假归来时老树下的翘首以待,寒假进门时的热腾饭菜,探亲回城时的一壶香油,思乡月夜里的满地雪霜,凝视相框时的不变笑容……它来自父母与故乡,流淌你身与你心,不管过去多少年。

04

我也渐渐体悟,这世上,唯有一种相见,不需要预约,那就是看望父母。这人间,唯有一个地方,不需要设防,那就是父母面前。

步入中年后,当我学会不打招呼、风尘仆仆突然出现在老屋门口,正蹲在房檐下择菜的母亲和挥舞着扫帚清扫小院的父亲,惊喜连连又双双落泪。“昨晚上梦见你回来了,今天你还真回来了。”母亲说。

是的,不管你回不回来,他们一直都在等你。不管你想不想念,他们一直都会梦你。

当终有一日,他们的病患成为我终于得空陪伴他们的借口时,躺在手术台上的他们,像我小时候害怕打针的我一样,紧紧攥着我的手,我在弯下身子为和死神赛跑的他们擦身洗脚的间隙,终于明白: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挣脱逃离又慢慢回归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与父母和解、向父母靠近的朝圣。每个人的辉煌,都是一场用砥砺前行回报养育之恩的致敬。我们终将成为父母的教化和传承,父母始终都是我们的堡垒和乡愁。

05

蝉依旧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不怕热的孩子,从小巷深处跑来,脚踩一片又一片摇晃的树影。一日又一日,一夏又一夏,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我坐在窗前,心绪复杂又一气呵成地敲下这篇文字,只想对看到此文的所有人说:

愿出征青春的少年,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学会转身靠近那孤独守望的背影

愿驰骋梦想的我们,在时光的缝隙里,慢慢懂得转身拉长那送春迎秋的夏冬;愿每一盏故乡的灯,都能照亮游子归乡的路,都能温热父母思念的情。

愿我们与父母,一路目送一路分别后,终能相互靠近,因爱永生。②4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