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阳
11月1日,本报报道《遇到“圈地”占车位,快来投诉》引起读者热议。多数市民对于商家的行为非常反感。他们认为,只要是公共停车位,所有市民都有权停放,商家无权私自占用。
找个车位太难
据了解,仲景北路二手车门店附近的小区比较老,很多配置不太完善,小区空地太少,这里的住户以前都是将车辆停在路边,但随着私家车和商家的增多,这里也从刚开始的几家占位,变成了一排排占位。附近住户张先生告诉记者:“每天都为了停车而烦恼,明明路边有车位,却被这些长期不动的‘僵尸车’霸占。”
不仅仲景北路附近的公共停车位出现有“占位”现象。就连市区一些繁华路段,记者也发现有个别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店铺门前的公共停车位上摆放拖把、电动车、石墩等障碍物“圈地”,好方便自己来店顾客所需。车主周女士表示,政府有关部门设置这些免费停车位是为了方便大家停车,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没想到却被一些商家霸占。也有多数市民对此表示:“不能忍,本来免费停车位就很紧张,就这么成了商家的‘私人领地’。”
“圈车位”是为了生意
为何要私自占用公共免费停车位?商家给出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
一窗帘店的商家说,临时车位停车后,车辆会遮挡店铺的门面,生意会受到影响。也有商家说,虽然这些路边停车位都是免费的公共停车位,但它划在店门前,很多车主将车停在这里,一停就是一天,他们的顾客无处停车,影响了他们的生意,无奈之下才想出占车位的办法。采访中,也有一些商家表示:“我们看别人都这样做,也就跟着做了。”
霸占公共停车位将予以制止
记者在市临时公共停车位服务中心的李晓东主任那里了解到,针对市民反映“圈地”占车位的问题,当天服务中心就开展了关于整治“圈地”占位的工作推进会,现在四区已经对市区部分沿街商家非法占用城市公共停车位的各种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着手排查中,一旦发现商家有私自占用停车位的,将对他们进行劝导,如劝导无效,工作人员会采取强制措施,对占位工具进行清除。李晓东主任还说,现在公共停车位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仅仅靠车主自觉或行政上的处罚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归根结底,停车位配套设施建设才是当务之急。
公共车位商家私自占用属违法
随后,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本报法律顾问毕献星律师,毕献星说,按照城市管理的分工,城市道路内归属公安交警部门,人行道归属城管执法局。像公共停车位属于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施划的城市公共资源,商家和个人对此进行长期“圈占”已经违法,是典型的“变相非法占道”行为。只要车辆不是停放在商家的店门口,而是停在合法的马路上的停车位,就属于合法,每位市民都有权在公共停车位上停车,商家无权进行干预。他还说,商家的“不吃饭,就不能停车”这种说法涉嫌侵权。同时,像二手车经营占用慢车道上公共停车位或盲道的,属于经营占用行为,需要由公安部门出面制止,并采取行政处罚。②2
5龄童咳嗽多日不见好
母亲求助本报找良医
本报讯(记者刘力果)昨日,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求助本报,说她的儿子四个月前因感冒引起了咳嗽一直不能治愈,看着孩子那么痛苦,她很痛心。希望有经验的好心人,给她介绍治咳嗽的良医或偏方,让她的儿子早点好起来。
这位母亲告诉记者,她的孩子现在已经5岁,四个月前,因感冒引发咳嗽一直治不好,她跑遍南阳和郑州的医院,没有效果。孩子整天吃药,有时吃得直呕吐。“看到儿子难受的时候我就只有偷偷地哭,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希望通过媒体帮我找个好医生好好看看。”这位妈妈向记者哭诉道。她的联系电话:15938863880。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