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要进行“生存认证”的争议。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终于不用每年到社保部门报到,“自己证明自己还活着了”。
过去,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类似“年审”,退休人员每年要到社保部门去“认证”,证明自己还活着。这样做的初衷是防止有老年人身故之后,家人没有及时将信息上报,或者故意漏报、瞒报,仍然以老人的名义冒领养老金。
人社部昨日表示,将把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作为加强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取消了资格集中认证后,应该如何杜绝养老金被冒领的现象呢?人社部表示,取消资格集中认证并不是说就不进行认证了,而是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和远程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模式,让群众不用跑就能完成、开展信息比对认证。人社部将充分运用全面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等已有监测数据,按月比对,分析判断领取人资格。同时和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联系,在人口管理、就医、殡葬信息等方面进行合作,以及乘坐飞机、高铁的实名场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进行资格认证。通过信息比对不能确定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的,结合全面参保计划,利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组织健康体检、文体活动、走访等方式开展认证,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人社部门还将积极推行异地居住的远程认证,使用网络、手机APP等方式,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使服务对象可以就近就地完成。对于在境外居住的,人社部门也会和有关部门磋商,尽快启动互联网视频认证。⑥4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