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董希峰 丰兴汉 左 力)正值汛期,在唐河县鑫淼砂石有限公司监控中心,监控员刘芳正密切关注监控平台,她每天的重要任务就是对辖区河水流域砂场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
唐河县境内有3条主要河流,河砂可采段151公里,年开采总量在130万立方米左右。长期以来,河砂管理工作因机制不畅,管理手段滞后,非法采砂、乱采滥挖愈演愈烈,部分河道“千疮百孔”,直接影响了排涝行洪,生态安全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随着2017年“费改税”的推进,原有的河砂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形势需要。唐河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迅速启动河砂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破难题谋出路。他们开创河南省第一家“智能河砂监管系统”平台,对总控制中心及管理区域内15个采砂管理站进行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河砂开采管理;成立国有全资的唐河县鑫淼砂石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依法取得全县河道采砂经营权。目前,所有管理站均部署“智能河砂监管系统”,可对砂场所有工作流程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和自动预警。先进的总控中心,可对辖区内所有管理站、采砂场及管理业务进行监控,既规范了管理站运行管理,又为相关执法活动提供依据。 该县充实加强水政执法力量,对非法采砂行为进行重拳打击,查处违法作业40余起,清除采砂码头2处、取缔非法采砂场16处;明确禁采区域和时限,制定河道采砂规划,科学划定禁采区,禁采期内停止一切采砂行为,确保有序开采、总量可控。他们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治理,实现了全域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上下游、点面源、干支流协调治理,呈现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