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 |晨报数字报
  第W10版:壮丽70年·南阳英烈谱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周邦采:用生命诠释信仰的力量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邦采:用生命诠释信仰的力量
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领导武装斗争…… 他26岁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充满传奇和光辉的—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周邦采
脱贫感谢共产党

26岁,短暂却壮丽的青春

“周邦采与我父亲是堂叔伯兄弟,我为有这样一个英烈伯感到自豪,不光我,我们村的人都感到自豪!”70岁的周庄村民周倜,提起周邦采时一脸骄傲。

1902年,周邦采出生于桐寨铺周庄。1919年他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校园里闻名遐迩的“才子”。1924年夏,周邦采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毕业,考取了南京东南大学。暑假期间,他遵照父母遗愿,回家与同乡一姑娘结婚。暑假过后便告别新婚妻子,到东南大学深造。入学不久,周邦采聆听了恽代英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演讲,决心投笔从戎。同年12月,他毅然离开东南大学,考入黄埔军校。其间,周邦采秘密参加了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滇系军阀杨希闵、桂系军阀刘震寰在广州发动叛乱,阴谋颠覆广东革命政府。周邦采随军校第三期入伍生参加了平叛,经过连续战斗,最终击溃敌人平定了叛乱。同年10月,周邦采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在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军政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全歼陈炯明叛军。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周邦采所在的第一军第三师奉命入闽作战,经浴血奋战,攻占永定。10月,经周恩来推荐,周邦采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二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他在军队内建立政治工作机构,成立士兵委员会,大力开展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使部队战斗力大大提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邦采奉命转移到贺龙和周逸群第二十军,任第三师军官教导团参谋长和中共支部书记。

1927年7月,为准备八一南昌起义,二十军奉命开赴南昌。7月30日,贺龙在军部会议上宣布南昌起义计划,并布置周邦采和侯镜如一起带部队驻大校场,担负消灭朱培德嫡系七十九团的任务。8月1日凌晨2时,周邦采、侯镜如指挥部队发起攻击,战斗不到一个钟头就获得胜利,敌七十九团被全部消灭,为保证起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9月30日,周邦采率部同尾追之敌在潮州展开激战,突出重围后与朱德会师。

1927年冬,周邦采奉命回河南,1928年,他以中央长江局军事特派员身份到汝南视察工作,迅速在农村群众中培养武装斗争的骨干,先后发动了夜袭高平寺寨工队战斗、白塔寺暴动,沉重打击了汝东地区国民党的反动势力,为在汝南开展土地革命创造了条件。当年7月,中共汝南党组织动员400余名赤卫队员举行水屯起义,攻打羊世同部,周邦采任总指挥。在夜色笼罩下,起义队伍迅速包围了水屯寨。周邦采身先士卒,率队攀越寨墙,直捣羊世同营部。由于起义部队只有30多支枪,又缺乏弹药,面对顽敌,久攻不下。他下令撤出战斗,朝西南方向转移。转移至台子寺附近时,周邦采身陷重围,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我听父亲说,我娘(周邦采爱人)生病,多次捎信让我伯(周邦采)回来,他回信说无法回来。我娘不久便去世了。他是一心为了革命啊!”周倜感慨地说。上世纪60年代,周邦采侄子周廷兴和周廷怀曾给周恩来总理写信,了解周邦采的革命事迹。总理办公室很快复函:“周邦采,南昌起义时任二十军第三师教导团党代表、参谋长,在进军广东的各次战斗中表现英勇……”

26岁,短暂却壮丽的青春

□本报记者 李 萍 陈菲菲 文/图

7月下旬,炽热的阳光铺满了唐河县桐寨铺镇周庄内外。地里,队列齐整的玉米正在拔节,绿油油的西瓜秧长势喜人;村里,平坦的水泥路,开阔的文化广场,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还有村口处那块引人注目的文化石:“革命先烈周邦采故里”。

一到周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被两种鲜明的色彩吸引,一是绿色,杨树、榆树、冬青、指甲花丛,沟渠中田田荷叶、池塘旁枝壮叶肥的北瓜藤……一是红色,从文化石上红字体,到村部外双拥文化广场的红色造型,从小桥上的红五星,到大路旁的红色宣传栏——当然,内容也是“红色”的,与英烈周邦采有关,与红色基因传承有关……蓬勃的绿、厚重的红交相辉映,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周庄,这片走出了革命先烈周邦采的热土,正以烈士精神砥砺奋进之志,在实现脱贫摘帽基础上向幸福生活迈进。

周庄村厚重的“红”

红色基因激发脱贫致富

周庄村很干净,无论村道还是人家门里门外。道路绿化了,墙体美化了,还有路灯、环保垃圾箱、文化广场……这显然是个宁静和美、充满生机的村庄。但这里的变化不过是近几年,此前这里没有村部,池塘是臭水沟,道路是小土路,更别提路灯、垃圾箱、天然气……“这两年村里变化真不小。”村支书张元立说,“这得益于政府的扶贫大计啊。特别是英烈周邦采事迹的发掘,让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精气神更足了。”

从贫困村到实现脱贫摘帽退出,周庄的变化的确非常大。对此,市社科联驻周庄村第一书记叶伟杰深有感触。2016年,市社科联响应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派出由叶伟杰任第一书记的工作队深入周庄村进行帮扶,引导成立合作社,兴办工艺品厂,协调建设扶贫车间,修公路,建村部,安路灯,清河道,绿化道路,治理坑塘,投入垃圾箱、垃圾池,改扩建学校,天然气进村入户了,环保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了……一系列脱贫措施,使周庄村实现整村贫困发生率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一处处基础设施,让灰头土脸的贫困村颜值大大提升。“路净、水清、灯亮,天然气也用上了,要是再有个湿地公园,俺周庄比城里还美。”张元立笑着说。

扶贫,光靠外力不行,“必须扶智扶志,才能稳定脱贫不再返贫。”叶伟杰说。于是,他在改善学校条件、解决因贫辍学、贫困户技能培训等方面重点开展“扶智”工作。走访群众时,他得知英烈周邦采是周庄人,村里对打造革命先烈故里文化也愿望迫切。于是叶伟杰做了大量工作,深入挖掘周邦采革命事迹并协调资金,于是,有了与周邦采相关的文化石、纪念碑、革命事迹文化长廊、纪念画册等,并以周邦采红色文化为主题,用党旗、党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红色元素装饰美化村庄,把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与正在开展的党员教育、意识形态工作、志智双扶、村容村貌提升、双拥工作等结合起开展系列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成为脱贫奔小康的红色动力。

“有周邦采这样的爷爷,我们真心自豪!”村口处,65岁的周春柱正忙着义务修剪花草。他以前是贫困户,老伴患帕金森多年,看病欠了一屁股债,大儿子四处务工、收入不稳定,小儿子打零工,小儿媳大病缠身,家里住的土坯房墙缝透光……脱贫攻坚战中,周春柱家享受了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就业、危房改造等多项政策性帮扶,新房子住上了,收入提高了,小儿媳的病也治好了。他努力学种经济作物、开豆腐加工作坊,还义务为村里修剪、护理花草,“你瞅我的房子,俺央人写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感谢共产党’这些标语,真是发自内心啊!俺为啥义务劳动?一是感谢共产党,二是当年周邦采爷爷提着脑袋干革命,现在俺干这点活不算啥!”

走在周庄村,看绿意盎然,看“红色”厚重,看人们喜悦的笑脸,看宣传栏上周邦采一脸坚毅的照片——深受家乡人敬仰的英烈,想必也欣慰地看着乡亲们都过上了火热的好日子。而这,正是他当年不惜付出生命去奋斗的梦想。⑦2

周春柱家脱贫了

南阳英烈谱

本报与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