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W14版:晚报大放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停车难”治理“堵点”如何打通?
分类信息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8月3日 星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措施“变味”、资源闲置、治理不严……
“停车难”治理“堵点”如何打通?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为大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当前多地积极采取增供泊位数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等措施,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新华社记者走访沈阳、银川、南京等地发现,仍存在小区大量车位“宁空不租”“智慧停车”变味、“乱停车”治理效果不佳、新建立体停车场闲置等问题,影响治理效果。

综合施策 为“停车难”治理提速增效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等专家认为,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法治治理、增加资源供给是当前“停车难”治理提速增效的发力方向。

——理顺体制机制,明确治理主体。专家建议,可在多部门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策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问题解决。也可设立机构,全面负责停车设施管理、收费人员日常培训管理,参与公共停车场的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

——强化法治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广州、西宁等地在当地管理规范中明确了允许车位出租是房地产销售必要条件之一,而银川目前没有类似规范依据,这使得监管部门缺乏落实整改的有效手段。”银川市住建局房地产管理科副科长雷翔宇建议通过立法填补相关空白,将治理“宁空不租”变“软”为“硬”。

——增加资源供给,落实扶持政策。梁启东等专家建议,治理停车乱象需要疏堵结合。从严执法的基础是通过增加公共停车位和停车用地供给、完善补偿政策等举措,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停车服务。

部分停车企业负责人建议有关部门应落实有政策依据的扶持办法。“为鼓励企业投资,在规划停车场用地时,可允许企业配建部分商业网点增加收入。”一名立体停车场经营者告诉记者。③12

据新华社电

多地积极施策 缓解“停车难”

为缓解城市“停车难”,多地制订了明确的增供计划。据记者了解,各地增供的泊位多来自新建停车位或立体停车场、旧泊位复线、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小区配套等渠道。

可以智能找车位并自动缴费的“智慧停车”技术因能提升停车计时计费准确率、车场利用率、周转率、停车费收缴率等指标受到各地青睐。沈阳、南京、青岛等多地已采用“智慧停车”技术,开展热点区域临时泊位分时收费,用价格杠杆提高停车位的周转率。

多地还加强治理“乱停车”力度。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银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大力整顿主次干道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苏州实施《苏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规范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治理停车难不能只盯住车位,鼓励市民积极乘用公共交通很重要。”沈阳市城乡建设局交通建设管理处处长谢宇表示,在换乘公交枢纽、地铁站附近建设大型停车场有利于市民更多公交出行。

这些“堵点” 让治理效果打折扣

——治理措施“变味”。记者发现,有城市相关部门推行“智慧停车”的主要方法是在街道两侧划出停车线后分类收费,引来市民质疑。

有市民告诉记者,自家小区周边原本免费的停车位被冠以“智慧停车”之名开始收费。一位沈阳市民反映,由于“智慧停车”位收费不低,不少人冒险将车停在车位外,反而加剧了交通拥堵。据悉,一些地方已“喊停”相关措施。

——泊车资源闲置。记者走访宁夏等多地居民小区时见到,部分小区地下空置停车位上千个,可小区及周边地面上却被停得满满当当,甚至违停严重。

宁夏有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往往与小区对地下车位强行“只卖不租”有关。银川多名房地产从业者向记者透露,开发商对地下车位“宁空不租”是由于出租车位资金回笼慢且可能影响房屋销售。

记者还在沈阳城区见到,有立体停车场运营不佳,乏人停车,但就在旁边街道上,却有不少违停乱放的车辆。沈阳一家立体停车建设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新建立体停车场前期投入巨大,“部分大型停车管理公司每年还贷就得一两个亿,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违停成本低、市民对立体停车不适应,导致客流量小,不少立体停车场经营困难。

——“乱停车”治理效果不佳。南京鼓楼区蓝天园小区北门外的单线道龙云路,宽仅四五米。记者了解到,这里多年来都是“乱停车”重灾区。“晚上开车经过实在太危险了。”附近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直到去年底清理消防通道,严重违停才有所改善。不过她认为,附近居民停车难问题并未改善,违停重现只是时间问题。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