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萍
从第一季到第五季,从武亦姝到雷海为,《中国诗词大会》像一股清流直入人心,场场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化盛宴,次次都能引爆观众对中国诗词的大讨论,既火了诗词,也红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选手。
前五季的成功举办,让人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充满了期待。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河南赛区地方推荐选拔开始报名,河南诗词大会线上海选也已顺利举行,相信随着线上初赛笔试、线下现场决赛、栏目组面试等一轮轮选拔乃至“百人团”名单出炉,会掀起新一轮势不可挡的全民爱诗学词的热潮。
是的,势不可挡,毕竟这热潮源于古典诗词甘霖对心灵的浸润。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中国诗词的魅力,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绽放出闪耀的光芒,并辐射大江南北,把人们带入历久弥新的千古绝句中……
培根铸魂,凸显中华文化自信
五季联播、五季火热,《中国诗词大会》一路走来,以诗词为媒,为时代而歌,激发了亿万中国人亲近传统文化的热情,掀起了全民学习中华经典诗词的一轮轮热潮,也唤醒并增强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中国诗词大会》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自2016年至2020年春节已经连续举办五季,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传承文化基因。节目一推出便反响热烈,中央级媒体纷纷评价节目“有革新、有坚守”,“寻的是根、聚的是心、铸的是魂”,实现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初心;大家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报名人数从第一季的3万人壮大至第四季的30万人、第五季的40万人,第五季首重播吸引不重复观众3.95亿人,电视节目和融媒体产品全网累计视频播放、互动和阅读量超7.48亿次……单从数据来看,也足以说明古典诗词因节目而大火,折射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更让大家在阅读、鉴赏古诗词中筑牢了文化自信。
每一季节目反响都如此热烈,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河南赛区地方选拔工作的备受关注。南阳著名文化学者张兼维说,《中国诗词大会》回望传统古典诗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选手和点评嘉宾把名家名篇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传承中华文化和当今文化建设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季季节目都精彩纷呈,在南阳也备受各界关注,它将传统文化注入时代血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人们的文化涵养,让传统文化获得现代观众的认可,也让文化自信在人们心中不断生根”。
强势回归,有效传播传统文化
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软实力。《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节目,但一定意义上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强势回归。有不少专家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它已经成为一个引子,将长期默默植根于校园、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出来。
连续五季,《中国诗词大会》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载体,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近现代诗词、毛泽东诗词,在潜心挖掘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中让观众深入了解了诗词的创作背景、出处典故、文化内涵、家国情怀等,让阳春白雪的古典诗词走进了大众的眼中、心中。正在进行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河南赛区地方选拔工作,选拔对象为年满6周岁~70周岁的河南省各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以及教师,这样大的年龄跨度,事实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全省范围内的大推广。更何况,除南阳外,还有北京、大连、上海、南京、杭州等其他11个城市也同时开展选手选拔工作,古诗词传统文化因此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和影响。
为全力做好《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河南赛区地方选拔工作,由南阳市文明办、南阳市教育局、南阳日报社承办,南阳蓝话筒主持培训学校和南阳优学派、恩泽书画协办的河南诗词大会先期举行,吸引了南阳3万余名中小学生报名参赛,也吸引了一大拨家长及市民的眼球,让我们既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也看到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美好。一名参赛选手的家长表示,赛事虽然是孩子一人参加,但带动了全家及亲朋好友对古诗词的关注,“谁小时候没有背过古诗词呢?那种文化积累容易让我们领略到诗词的美好,而诗词大会激发了大家内心对诗词文化的需求,让孩子和我们家长对诗词更加亲近、对国学经典更加热爱”。
争诵经典, 变身新时代“潮文化”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源起,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无限豪迈,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重温经典,在诵读中品味诗词意境、感受诗人情怀,让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让经典跨越时空成为新时代的“潮文化”。
殷怡航、武亦姝、雷海为、陈更、彭敏,每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都会引起全民关注,深藏不露的“扫地僧”雷海为更是爆红国内,他们以及来自工人、保安、个体户、公务员、出租车司机等不同行业的参赛选手们,让我们发觉经典诗文与普通生活其实很近,即使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尽情绽放诗意。南阳诗词学会会长郭玉琨说,《中国诗词大会》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也具有欣赏性与参与性,让传统诗词文化在观众心中引起强烈共鸣,“我国一向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孩子们从小也会接触背诵古诗词,诗词大会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诗心,激发了大家的创作心,从而让诗词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新乐章”。
诗言志,歌永言。传统古诗词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中国诗词大会》让经典诗词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韩雨果说,近几年南阳各种经典诗词朗读活动层出不穷,喜爱古诗词的人越来越多,“古诗词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你看到的某个风景或拥有的某种心情,可以用千百年前的古诗词贴切地表达出来或结合情境进行再创作,这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这是前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河南赛区地方推荐选拔、河南诗词大会将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