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W4版:奋斗者·劳动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殷殷爱心育“新苗”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乡村小学31年,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殷殷爱心育“新苗”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殷焕阁和孩子们在一起
为留守儿童洗头发

本报记者 于晓霞 文/图

“同学们,放学时间到了,你今天过得愉快吗?”12月28日11时50分,新野县歪子镇老庄村新苗实验学校,伴随着校园小喇叭这句亲切、悦耳的问候,安静的校园沸腾了,一个个学生奔出教室,在操场里跑着、跳着、玩闹着、欢笑着……

53岁的校长殷焕阁站在教学楼长廊下,含笑看着热闹的校园、阳光的孩子以及那一张张灿烂、飞扬的笑脸,眼里泛着欣慰和自豪的光。“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回老庄办学,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殷焕阁说。

热爱教育 默默耕耘在乡村小学

“从1989年第一次站上讲台起,我就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殷焕阁是新野县歪子镇老庄村人。老庄村地处新野、邓州、卧龙三县(市、区)交界处,因地理位置偏僻,教育资源落后,长期以来孩子上学艰难。

1989年秋,高中毕业的殷焕阁成了邓州穰东镇一名小学代课老师。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神深深打动了她,在此后的教学中,她深深感受到了教学的快乐和教育的魅力。“从代课老师到镇聘老师,在农村公办小学我干了14年,语、数、英,小学各年级的课我都教过。”农村老师少、担子重、待遇低,但教学上的累累硕果,激发了殷焕阁对乡村教育之路的坚持。

“朋友说山里孩子上学很不容易,让我过去帮帮忙,我也真心想为山区的孩子尽些力。”2003年,在朋友的力邀下,殷焕阁到镇平乡村一新建民办小学——朝阳实验学校当校长。从公办到民办,从老师到校长,岗位变了,不变的是她对乡村教育的热爱。10年的苦心经营成就了一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民办小学,到2013年,学校在校学生1000余人,吸引了邓州、新野等周边乡镇孩子到校学习。

倾尽全力 执着建起一个“家”

2013年,正当“朝阳”声名鹊起时,46岁的殷焕阁作出一个令人惊诧的决定:辞职回家,在家乡办一所学校,为留守儿童建一个“家”。

“决定回老家办学,并非偶然。”殷焕阁说,早在2012年下半年,新野县教体局领导、歪子镇领导和老庄村支书两次组团到“朝阳”考察,并热情邀请她回家办学。得知老庄村留守儿童上学难,学生流失严重,甚至到几十里外跨县上学……一连好几天,殷焕阁都在思索自己该为家乡的留守孩子做些什么,最终有了回家办学的决断。

说干就干。2013年春,在老庄村一所破旧关闭的公办小学旧址上,新苗实验学校教学楼破土动工。万事开头难,资金难题,师资短缺,各种社会舆论压力……酸、甜、苦、辣,殷焕阁全都尝尽,但办好教育、给留守儿童一个温馨的家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建校之初,为了节约资金,很多事情殷焕阁都亲力亲为:腾挪沉重的棕床、搬来赊借的桌椅、布置寝室……2013年秋,经过精心筹备,一所全新的全日制寄宿学校——新苗实验学校正式开始招生,当年就吸引了近400名孩子入学。学校鼓励式教学、安全贴心的服务,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目前学校共有学生450多人,其中90%是留守儿童。

在此后几年的办学中,殷焕阁不惜资金投入,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学校新建了幼儿综合楼、学生食堂、餐厅、活动室、舞蹈室等,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环境,给孩子们创造最好的学习体验。

以心育人 让爱洒满温馨“家”

家——这个温暖的字,是留守儿童对新苗实验学校的另一个称呼。在这个“家”中,殷焕阁既是一名校长,又是全体学生的家长。“全校450多个孩子,大部分我都能叫出名字,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一说起孩子们,殷焕阁眼中透着浓浓的母爱光芒。

在新苗,有8个特殊的孩子,因种种原因,他们长期寄宿在学校。每到周末,一个个孩子被家人接走了,老师们也离校回家,偌大的校园只剩下殷焕阁一家和这8个孩子。“周末,这些孩子就跟着我生活,我就是孩子的家人、亲人。白天辅导孩子们写作业、带他们外出游玩,晚上陪着孩子们睡宿舍,半夜喊他们起夜……”殷焕阁笑着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带着8个孩子在外吃饭时,有老板好奇地问:你这么多孙子呀?

多年来,殷焕阁一直是校园里最忙碌的那个身影:在安全上,她是监管员,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全方位监管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在生活上,她是“妈妈”“奶奶”,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整夜陪伴着生病的孩子;在学习上,她是良师,辅导、检查,一丝不苟;在成长道路上,她是知心“姐姐”,为孩子搭建和父母沟通的桥梁;她减免贫困孩子全部学习费用,只为了让他们安心上学……

“教育的本质是爱,只有付出爱才能教书育人。”殷焕阁用真诚与爱心,温暖了学校的每一个孩子。在她的办公室门口,时常会有一袋夹着田园气息的野菜、一束来自路旁的鲜花……那是孩子们最纯朴的爱心表达,更是激励殷焕阁继续前行的动力。

一生育人,育人一生。31年来,殷焕阁坚持奋斗在农村教育一线,以执着的责任和关爱为一批批留守儿童筑起一个温馨的“家”,并带着孩子们向着梦想一路奔跑。③5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