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W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延续文脉 留下独特南阳记忆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阳烙画、内乡打春牛习俗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
延续文脉 留下独特南阳记忆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套彩烙画 国色天香
内乡县衙“打春牛”(资料图片)
烙画筷子
云悦读

本报记者 王平 文/图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两个项目入选,分别为烙画(南阳烙画)、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至此,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13个。

南阳烙画,传承有序谱系清晰 南阳烙画是以市烙画厂为主申报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发源传承于南阳一带,并高度集中于市中心城区。南阳烙画是中国烙画的代表流派,可以追溯至西汉末年刘秀称帝前的一段传说,有史记载也有140余年历史。现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分布区域,在世代传承中,逐渐传播到了省内及省外部分地区,受众广泛,深受海内外人士的赞赏和喜爱。 据市烙画厂厂长李哲介绍,南阳烙画是根据炭化原理,以高温烙具在材料上勾勒烘烫,呈现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变化,达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笔墨效果,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现有18个系列、136个品种、上千个花色。烙画筷子有花鸟、人物、山水等;木板烙画有不同规格样式的烙画作品,大到壁挂、站屏,小至台屏等;丝绢烙画大至十几米的长卷巨制,小至袖珍手卷等。师徒传承是当前南阳烙画的主要传承方式,至今已有六代传承人,传承有序、谱系清晰。市烙画厂是唯一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牌建立烙画传习所的责任单位,具备完善的保护场所和保护机制,还在深圳等地建立传习基地,并与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设立烙画选修课,培养后继人才。

打春牛,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古语说“阳气送冬走,春打六九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民间称“打春”。“打春牛”是流行于内乡县的习俗,是人们自发组织的围绕时令节点的农事庆祝仪式,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据介绍,“打春牛”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这一活动固定于立春之日,始于汉代。其后历代都有关于制土牛的记载。目前,全国各地仅内乡县衙保留有“打春牛”这种活动。 每年立春日一大早,在内乡县衙大堂,一名“衙役”敲锣三次,大喊一声:“打春喽!”“县令”根据习俗三击鼓,口中高声唱词:“一击风调雨顺、二击五谷丰登、三击吉祥如意!”击鼓完毕,“县令”带“衙役”绕春牛三圈,并执棍鞭打春牛,牛腹内的五谷、干果纷纷落地,群众欢呼抢食,寓意抢“福气”,期盼五谷丰登、吉年有余。之后,群众游街闹春,家家户户长辈给孩子带上春鸡,亲朋互送“春牛”或“福”字剪纸以示祝福;群众家里要摆宴待客,并用萝卜、青菜等制作春饼等食物“咬春”,以去春困;鼓乐、狮子、旱船、高跷等民间杂耍奇玩也尽兴表演,到处洋溢着吉庆欢快的气氛。蛰伏一冬后,农业生产从立春这天起逐步恢复。

13个国家级非遗,南阳的文化记忆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凝聚了先辈集体智慧的优秀文化。 记者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此前,国务院已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的板头曲(南阳市)、宛梆(内乡县)、大调曲子(南阳市)、三弦书(南阳市)、镇平玉雕(镇平县)、方城石猴(方城县)、盘古神话(桐柏县)、西坪民歌(西峡县)、越调(邓州市)、皮影戏(桐柏县)、罗卷戏(邓州市)入选,加上此次入选的两个项目,我市已有13个项目入选。这些代表着南阳记忆与文化品位的非遗项目,每一个背后都有着数代人的坚守。 让非遗融入群众生活,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必然选择。经过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非遗项目的强力扶持,一些濒危非遗项目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人们的关注程度也大大提高。如国家级非遗镇平玉雕、南阳烙画等,已不单单是南阳的文化名片,其标准化生产、大师化创作、品牌化经营,成就了非遗产品的市场化,不仅增强了自身的传承发展能力,还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良性发展。③3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