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W8版:南都赋 上一版
 
标题导航
古猿万年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6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猿万年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廖华歌

2024年5月9日这天,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却因了南阳古琴研究会在兰馨琴舍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古琴雅集——中国琴会理事、南阳古琴研究会会长党延春和她的团队,用“古猿”“万年”这两张仲景古琴,弹奏多首琴曲,就使这一天具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

这是一场不一样的古琴演奏:《醉渔唱晚》《流水》《半山听雨》《平沙落雁》《欸乃》《忆江南》《卧龙吟》,随着党会长及各位琴人那灵巧而富有节奏的手指的跳跃和舞动,一曲曲琴人合一的优美旋律或激切,或舒缓,或昂扬,或柔美,或感伤,或喜乐,或悲凄,或欢快,或寒梅花开,或雁阵惊鸣,或林下风致,或水边静荷,或雨声淅沥,或疏桐鸟鸣……正如白居易所语:“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那从指尖流淌出的琴音似月光,如流水,像瀑布,若林涛,温慰心田,润泽生命,遥远的过去和现在,历史与当下,在同一张琴弦上相遇,在新旧时光的交汇中,那恍若来自深山幽谷的琴声,那惊心妙美的天籁清音,在氤氲、弥漫、缭绕、盘旋、回荡、飘游……

活化仲景故事,奏响古猿、万年。这一天,将被人们从时间的洪流里一次次打捞。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今南阳医圣祠,为其长眠之地。

穿越时空隧道,我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代徜徉……以我小小的心感受他那“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阔大胸襟和为民情怀;聆听他“活国在于活人”的亲切声音;品味他官至长沙太守,“坐堂行医”的千古佳话!恍惚间,时空再现了“万世医宗”张仲景当年下荆襄、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的身影……他“勤求古训”,集前人之大成;“博采众方”,揽四海之精华;写出不朽巨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尊崇,且为日本、朝鲜、越南、欧美诸国所效法,被誉为“医门之圣书”。清代医家张志聪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美国医学院教授包德默曾大为感慨:“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

这颗照亮人类沉疴夜空的璀璨之星,他的光芒永远温慰、治愈、辉耀着无数生命……

宋代《古琴疏》记载:一日张仲景入桐柏觅药草,遇一病人求诊,仲景曰:“子之腕有兽脉,何也?”其人以实具对,乃峄山穴中老猿也。仲景出囊中丸药畀之,一服辄愈。明日,其人肩一巨木至,曰:“此万年桐也,聊以相报。”仲景斫为二琴,一曰古猿,一曰万年。今天南阳医圣祠内仍悬有一块“琴祖”的匾额。

读过这一记载的人,大都以自己的认知、情趣和审美,对之作一些慨叹和美赞,而唯独著名书法家、作家、文化学者张兼维先生,以他博大精深的学识和奇思妙想的神来之意,萌发出一个非同寻常的设想,要完成一道历史赋予这个时代的命题——他想,张仲景和古琴既有如此深的渊源,如果能将古猿、万年二琴复原,让其重回时间之中,参与当代文化建设,成为当代的仲景品牌,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心头走过这想法的那刻,连他自己都惊异了!窗外,繁星满天,月光如水,无边的苍穹高远而神秘,微风轻轻吹过,如婴儿的手指抚摸着他激动的面庞,身边盛开的月季花,在月华中红得凝重而矜持,时间正在前赴后继一刻不停地流转……夜不能寐的他,迫不及待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夫人。他夫人生长在音乐世家,不仅扬琴演奏得好,更是最懂他最支持他的明慧之士。

很好!他夫人这两个字的确定,直如一朵花开,绽放了整个春天,启动了时间之旅。

兼维先生有一颗无尘的文心。他的散文《埙》荣获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他的摄影配诗《转身之间》一书,荣获国际摄影金奖;他的篆刻、音乐、朗诵等更是全面开花……

然而,要使梦想成真,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绝非易事,毕竟这中间隔着太多的东西。要将如此大胆、奇异、美妙、极具历史与现代感的设想变为现实,也只有兼维先生才能做到。这不仅因为他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更因为他此生与医圣有着一份不寻常的深缘!

先生参加工作就在市博物馆,先到汉画馆,后调入张仲景博物馆,这位原张仲景博物馆书记,长期从事文化艺术和仲景文化研究,参与仲景新馆陈列,见证仲景新馆开幕。他说,从一业而匆匆四十年,做一个博物馆人,此生很知足。

这是怎样一种灵因善缘?怎样的机缘、奇缘和福缘?备受医圣文化浸润的他,一直以来都在颂讲、弘扬与践行仲景文化……

智者说,格局里藏着你想要的未来。兼维先生想要的未来,就是与光明相拥,与美好同行,让医圣之光辉耀千秋……

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全力以赴,甚至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桐柏山已记不清,兼维先生委托的桐柏朋友,多少次去寻找想望中的古桐木了。一回回的辛劳奔波,一次次的寻觅未果,先生和友人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沮丧和放弃,而是更加信心满满,坚定执着,义无反顾。他们坚信深幽静谧的桐柏山一定会有这种古桐木。常常一无所获的兼维先生,面对浩瀚林海,默然望着风将浓浓淡淡的绿,从山脚漫上山顶,再从山顶泼洒下来;阳光穿过树叶罅隙,洒一地明灭光斑,他感觉是某种暗示和神秘信号。隐约间,仿佛隔空听到激切、深沉、柔美、悠远的千年仲景琴音;飞雪满空时,他环望皑皑群山,倾听风声林语,分明感受到来自遥远的医圣的体息;扶着一棵大树,他骤然豪情满怀,心如花开,周围的物体在强烈地碰撞、飞奔、呼啸,春的暖流立时遍及全身,时间也因此凌空绽放……

十多年的不懈寻找,挺拔灵秀的桐柏山被深深感动了,当终于找到六十余年不腐不朽的老桐木时,友人激动得手舞足蹈,泪流满面,天地一下子陷入庄肃奇特的寂静。

果然繁花越台上,绿水青山知有君!

只有很深很深的缘分,才能在同一条路上走了又走,与同一宝物见了又见。自从将古桐良木置放在专为其腾出的洁净房间,先生夫妇每天都要前来观看,他们对之已做好了各种防护,只待机缘的到来。

犹如神助,缘来运生。几年后的某天好友相聚,先生忽然发现早已相识却久未联系的著名斫琴师王殿召也在座中。相互交谈得知,这些年,殿召一直在做着一件事——一门心思制琴。当殿召听了先生的想法后,顿时目光明亮,喜不自胜,他当即应许这两张古琴由自己免费制作。

那是一段失望与希望、痛苦与欢欣交织的时光。有关琴的形制、款式、琴弦、琴轸及一些配件的设计,他和先生一起多次探讨,一年多时间的制琴,对殿召而言,直如漫长艰辛的万里之行。他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一条又一条河,风中、月下、水边每每留下他孤身跋涉的身影……不少时候,他茫然四顾,深感力不从心,实在是走不下去了,然而,对医圣的敬仰深爱,对兼维先生的郑重承诺,对艺术的永恒追求,会让他灵光乍现,他别无选择,只能义无反顾坚韧前行……

当古猿(神农款)、万年(伏羲款)两张仲景古琴,终于在他指间发出美妙音声时,那一刻,他看到暗夜的大地闪闪发光,有一种走过万水千山的轻松、踏实和从容!

古猿、万年仲景古琴由党延春琴师在雅集中初次弹奏,她分享了这两张古琴的艺术感受:此琴音色柔美,空灵通透,激扬清越,散音深沉浑厚,按音音域宽广,高低音转换流畅,韵味悠远绵长……

复原古猿、万年仲景古琴,使其在绝响千年之后,在文化盛世的当今发出了第一声仲景琴音,这是当代琴学发展的标志,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琴者,心也。从琴中求正音,得智慧,增审美,明判断,悟人生,古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神!

经兼维先生和南阳古琴研究会一致商定,5月10日,将古猿、万年仲景古琴捐赠给张仲景博物馆收藏并对外展出。作为《中华医圣》大展中的珍贵之物,作为让历史活起来、让仲景故事活起来的新时代文创作品,“古猿”“万年”成为仲景文化和古琴文化的美好表达,更代表了当代古琴界对中华医圣的崇高敬仰……

兼维先生诗曰:十载琴梦功成日,犹闻圣园天籁声。又曰:古猿万年传千古,仲景琴心乃圣心……③5

廖华歌,第六届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