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W7版:星光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一卷融春人间味
一张毛边的新报
香严寺藏经阁
老家的大杨树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2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卷融春人间味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傅俊珂

老家流传着一句农谚:“立了春,赤脚奔。”虽说在乍暖还寒的立春之际,真要赤脚奔跑有些夸张,却真切地道出了乡村人对“人勤春来早”的信奉,那股子投身田间农事的热切劲儿,任什么也拦不住。

立春的晨曦初露,叔伯们便吆喝着老黄牛,扛着犁耙,大步迈向东坡的田野。黄牛厚实的脊背在微光中起伏,一步步稳稳地向前迈动,犁耙过处,沉睡一冬的泥土被轻柔唤醒,翻起层层浅褐色的波浪,悠悠散发着大地苏醒的第一缕清香。叔伯们手中的扎鞭随着步伐有节奏地晃动,偶尔轻戳在犁耙上,发出“笃笃”声响,似在给黄牛打着奋进的鼓点,恨不能将全身的力气都倾注到这春耕之中,只为犁得再深一些,让未来的禾苗根基扎得稳稳当当。

此时,田间地头渐渐热闹起来。施春肥、理墒沟的农人穿梭在麦田与菜地之间,或弯腰轻撒肥料,或俯身仔细清理沟渠,忙碌的身影与春日暖阳相映成趣。女人们也没闲着,直起腰杆稍作休憩后,便开启了一场与春天的“约会”——搜寻那油绿绿的荠菜。她们手持小铲,目光在草丛间梭巡,一旦锁定目标,便轻轻俯身,小心翼翼地将荠菜连根挖起。荠菜叶上挂着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根须还带着湿润的泥土,那鲜嫩劲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准备的馈赠。不多时,竹篮里已是绿意盈盈,她们满载而归,心中已谋划起如何把这春天的味道精心“卷”藏。

城里的菜市场同样春意涌动。做春卷皮的摊位前,顾客们自觉排起长龙。摊主手法娴熟,面团在手中几经辗转,眨眼间,一张张薄如蝉翼的春卷皮便脱手而出,摊在案板上近乎透明,能映出案板的木纹。一旁摆放着的荠菜,根沾泥土、叶带露水,绿油油、水灵灵,格外养眼诱人。守摊人脸上挂着春天般和煦的笑容,脆生生地招呼着:“随便抓,这是刚从麦田里挖的野荠菜,鲜着呢,让大伙尝尝春味儿!”

说起立春吃春卷,这习俗大概是从奶奶的奶奶那儿传下来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每至此时,这句诗便如同春日的微风,悠悠拂过心头,让人忆起往昔,一家人围坐,共享春卷,温馨满溢。

家中,女人们洗净荠菜,切碎,与新鲜豆腐、鸡蛋相拌,撒上少许盐,淋上芝麻香油,轻轻搅拌,瞬间,清香四溢。备好馅料,取一张春卷皮,轻轻一抖,薄皮在空中展开,恰似一片轻盈的羽翼。女人们指尖灵动,舀一勺馅料置于皮上,三两下卷动,细长如银条的春卷便跃然眼前。

油锅已热,热油翻滚涌动,似在欢呼雀跃迎接春卷的到来。春卷入锅,刹那间,“滋滋”声响彻厨房,热油紧紧包裹春卷,煎炸间,“银条”逐渐蜕变,幻化成一根根闪耀的“金条”。夹一根出锅,轻轻一咬,外脆内嫩,层层口感在齿间绽放。初尝,是面皮的酥脆;再品,荠菜的清香裹挟着豆腐的嫩滑、鸡蛋的醇厚汹涌而来,越嚼越觉滋味无穷,仿若瞬间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味蕾,引得百花在舌尖争艳,整个春天在口腔中盛大绽放。

一根根春卷装盘,层层堆叠,宛如一座精巧的塔。一家人围坐桌前,笑语晏晏,你取一根,我拿一根,轻轻咬下,眼中满是春色流转,口中春味回旋,心间春意荡漾。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倾洒在摆满春卷的餐桌上,暖融融的。家人们相聚于此,共享这美好时光。每一口春卷,都是在品味春天的气息,感受大地的恩泽;每一次咀嚼,都似在与万物共生共荣。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春卷已然超脱美食范畴,化作情感的坚实寄托。它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炽热眷恋、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对未来岁月的殷切期盼。它是舌尖上的春天赞歌,是对大地馈赠的虔诚感恩,更是平凡日子里最温暖的生活礼赞。③5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