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阳 冯蒲 古城 张士旭 通讯员 王丽 文/图
一张纸的折叠诠释飞行科学,一架纸飞机的轨迹演绎着航天梦想。3月13日至14日,卧龙区青少年宫特邀中国纸飞机达人、央视科教栏目《讲述》嘉宾刘冬莅临我市,为广大青少年开启一场“解锁飞行密码·点燃少年航空梦”的公益科普活动,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实践动能。
小小纸飞机托起航天梦
3月13日,在市第一完全学校阶梯教室,刘冬手持一张A4纸,随着他指尖翻飞,纸张化作歼-15“飞鲨”仿真纸飞机,每一个折痕都精准对应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密逻辑。
当孩子们亲手调整尾翼角度,目睹纸飞机划出优雅弧线时,惊呼声如浪潮迭起。“原来机翼的弧度是伯努利原理的密钥!”“我的飞机能绕柱飞行了!”科学原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指尖触达的真实奇迹。
当日下午,在市第五完全学校,同学们热情高涨。当刘冬展示冲浪纸飞机,通过推板控制气流实现悬浮飞行时,满场目光如被磁石牵引,惊叹声此起彼伏。
每一场活动,刘冬都亲自示范,在他的带领下一张张普通的A4纸,经过巧妙的折叠,变成一架架栩栩如生的纸飞机。“我用3分钟的时间就折好了这架纸飞机,长大我要当飞行员。”市第一完全学校一同学拿着折好的纸飞机开心地说。
刘冬寄语广大青少年,希望纸飞机能成为学生们探索未知的起点,激励他们为实现科技梦想而努力奋斗。
科学课堂引发深度思考
这场科普行动不止于孩子们的欢腾,更深层次的教师科学培训与研讨,将科学教育推向另一个高度。
3月13日,在市第一完全学校卧龙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航模主题研讨会现场,如何将航模等科技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成为热点话题。
参会的校长、老师们纷纷认为,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孩子们幼小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把科学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竞争意识。
3月14日,卧龙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航模主题教师培训在市第十七小学举行,刘冬采取PPT演示、视频讲解、现场操作等形式,就纸飞机的发展史、航模赛事历史及现状、飞翔原理等,进行详细讲解。当把冲浪纸飞机的推板化作“空气动力学教具”时,现场掌声四起,冰冷的理论知识在他手中化作可触可感的实践密码。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激发了他们对科技教育的热情。
播种小梦想成就大未来
连日来,公益科普活动让千余名卧龙学子在纸飞机的腾跃中初窥科学苍穹,通过纸飞机的制作和飞行实践,初步了解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同时,也使老师们带着“让课堂飞翔”的新思路重返讲台,致力于将科技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本次活动通过创新科普形式,将复杂的航空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可操作的实践体验,为科技教育提供了示范案例。
自2023年卧龙区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河南五育并举实验区以来,卧龙区青少年宫作为河南省终身教育研学基地、卧龙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持续打造“科学启蒙工程”,助力青少年成长为科技强国建设的后备力量。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