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小旭
在法庭调解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映照着冀鹏翀法官专注的神情。她面前的案件并不复杂,却牵动着一个小女孩的未来——这是一起变更抚养费的案件。原告唐某年仅10岁,却承受了太多生活的重担。
唐某父母在她一岁左右协议离婚,她随母亲生活,父亲每月支付400元抚养费。然而,母亲后来因患病导致收入骤减,唐某也患上疾病需要多次手术,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之下,母亲代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提高抚养费。
冀鹏翀法官翻阅案卷时注意到,唐某父母离婚后均已再婚,而唐某与父亲唐某某也9年多未曾见面。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抚养费的案件,更是一个关于亲情缺失的故事,她不仅要解决抚养费的问题,还要尽力修复这段断裂的亲情。
为了促成父女相见,法官特意将见面安排在周末。这是唐某与父亲9年多来的第一次见面,小女孩紧张地攥着母亲的衣角,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唐某某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当他看到女儿的那一刻,眼眶不禁湿润了。
这次见面让父女之间的隔阂逐渐消融。冀鹏翀趁热打铁,多次组织双方沟通调解。她不仅从法律角度分析抚养费的合理性,更从亲情角度引导唐某某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最终,唐某某克服了经济负担和其他顾虑,承诺将抚养费提高到每月1200元,并承担女儿治疗费用的一半。案件顺利调解,父女关系也得到了修复。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