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在临床上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被采用,输血可引起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已受到高度重视。但输血可引起免疫功能减退,加速肿瘤复发和生长,人们尤其是部分临床医生还认识不足。在临床实践中,对待肿瘤病人包括手术病人,有的医生输血显得很随意:依赖输血保障手术操作输“保险血”;术后尽管病人血压平稳,再挂上一袋“太平血”;有时为了安慰病人或其家属也输“安慰血”。这样大大影响了肿瘤病人康复和5年生存率。
1981年,Gantt首先提出同种异体输血与肿瘤复发可能有关。1982年Burrows等报道,结、直肠癌手术病人接受异体输血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输血者。此后,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乳腺癌、肺癌、胃癌、软组织肿瘤及子宫颈癌等肿瘤围手术期输血与肿瘤复发有关。研究结果证明了围手术期输血明显增加了肿瘤复发,对临床各期肿瘤术后复发均有促进作用,并明显降低病人5年存活率。
在肿瘤病人临床实践中,如何做到正确合理输血是肿瘤治疗中应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2000年,卫生部颁发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外科病人Hb≥100g/L不输血;Hb<70g/L宜输血;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但美国则规定Hb<60g/L方可考虑输血。我院自本《规范》实施后,对所有肿瘤病人十分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采取严密止血技术,重视术中止血。重大手术如食管癌、肺癌、胰腺癌术中出血一般不足200ml,远低于机体安全耐受失血标准。按照肿瘤手术的规范化要求清除区域淋巴结,使区域内血管达到骨骼化。术前无合并贫血的所有肿瘤病人没有一例需输血治疗。据统计,3500例病人,最大年龄84岁的食管癌患者,最小年龄4个月的巨大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瘘、胸腹腔感染及血红蛋白降低带来的相关并发症,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实验证明,在先进的止血技术前提下,术前无贫血的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不输血是安全的,既节约了血源又降低了输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纠纷,同时对病人康复有积极意义。对术前合并贫血的病人,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提供足够的造血所需营养物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中药等增强造血功能,使贫血得以纠正,达到手术安全要求,再进行手术。对极少数不能彻底纠正者也应进行成分输血,输注3个单位以下浓缩红细胞,避免输全血及血浆。这样可把输血带来的免疫功能减退降到最低,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5年生存率。
总之,肿瘤病人如何减少或避免输血或血液制品是提高疗效及5年生存率非常关键的措施之一,应引起广大医患重视。12
专家简介
李云生,南阳胸科医院院长。外科主任医师,硕士学位,主攻方向: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擅长胸腹部外科,精于临床营养支持,对胸腹腔严重感染、复杂肠瘘、吻合口瘘等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人有丰富经验和丰硕成果。对恶性肿瘤采取规范手术,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组织,达到血管骨骼化,同时避免围手术期输血降低患者免疫力,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大大提高5年生存率。电话:13937773969
南阳胸科医院院长 李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