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C8版:晨语 上一版
 
标题导航
珍惜见字如面的欣喜
“双11”预售不能“请君入瓮”
南阳华龙高级中学 告诫广大学子——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11”预售不能“请君入瓮”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赵志疆

电商平台一年一度的重磅大促“双11”再次拉开大幕。近日,一些消费者“吐槽”,拥有千万粉丝的某主播直播间内,规格为2盒、1.5千克的鲜冻大虾,预售预热阶段显示尾款价为99元,后期却涨至121元。

自今年“双11”预售预热活动启动以来,不少消费者投诉,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尾款人”变成了“韭菜人”。

原以为能“薅羊毛”,结果却被“割韭菜”,消费者的心情可想而知。有人愤而“吐槽”:“凑满减,付定金,定好闹钟提醒自己付尾款,一通操作下来,竟然还贵了几十块钱,又得退款重新买,预售的意义何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口惠而实不至”的预售毫无意义,但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说,各种文字游戏大有深意——消费者退款重购,意味着销售数据直接翻倍。

一年一度的“双11”,不仅“烧钱”,而且“烧脑”,有太多或明或暗的套路令人防不胜防。究其根本,“双11”原本就是一个主打“性价比”的电商平台促销活动。早期的“双11”只有一天时间,拼的是手速和网速。如今,随着“双11”的活动期限不断拉长,新玩法和新套路也层出不穷。比如,宣传的“最低价”包含诸多限制条件,并非实际价格;宣传时只说“优惠”,绝口不提相应条件;很多消费者付定金后才发现直接买更便宜,想要维权却被“建议退款”驳回……

中消协发布的《2023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十大消费投诉热点”的第一条就是“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作为一种销售方式,机关重重的预售更像是“请君入瓮”的把戏。商家沉湎于此,与平台的姑息纵容不无关系——如果平台能够加大监督审核力度,及时清除玩弄文字游戏的不良商家,此类套路何至于愈演愈烈?

购物节不能沦为商家过“节”、消费者渡“劫”。对于那些以“最便宜”揽客,以涨价宰客的销售行为,不能任由商家靠话术蒙混过关,在消费者举证后,相关部门应当对这种投机商家进行查处。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不能做不良商家的“帮凶”。“双11”不仅是一种营销活动,更是一种品牌建设,如果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所谓购物节将无以为继。①2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都晨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