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波
孩子成绩不好、不听话,家长便对其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致使孩子“伤痕累累”,选择离家出走,甚至选择自杀求解脱。这样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和网络。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该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此前,家庭成员之间经常性的谩骂、恐吓行为完全处于法律空白。
作为我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该法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打骂孩子的家长请注意,孩子再遭遇家暴,相关部门可主动介入,监护人将被撤销监护资格。
管教孩子的办法千万种,最没用的就是打骂孩子。
孩子经常挨打受骂,遭遇家暴,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将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这种皮肉之苦,会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自卑、无助、暴躁、孤独、固执等心理。有的孩子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与家长对抗。同时,这种负面作用还会影响到别人和下一代。如,孩子在家里遭遇打骂,到外面就打别的孩子。粗暴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会有暴力倾向。
作为家长应创新处罚孩子的方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此时家长应该避免使用大声吼叫、打骂孩子等不当的管教方式。可以改用一些比较缓和,却又有惩罚意味的方式。比如可以要求孩子清扫房间,或是画一幅有趣的图画来取代责罚;让孩子出门一段时间,冷静一下,或者要求孩子在院子里跑几圈;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调整睡觉时间来处罚孩子如果孩子调皮犯错,可要求其提前10~20分钟睡觉,如果孩子表现很好,也可以增加游戏时间来鼓励孩子;有时候做家务也是一个很棒的处罚方式,可以要求孩子拖地、刷碗等。7
教苑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