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最近,云南工程职业学院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100多名应届毕业生十分苦恼。他们带着和学校签订的就业协议集体在铁路部门实习了几个月。然而,实习结束后却没能按照就业协议上所说,“与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而是被集体“退回”。
面对记者,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并不承认不兑现就业承诺,称今年受疫情影响,铁路部门没有给予该学院毕业生岗位名额,学校已经安排推荐了其他工作岗位供毕业生选择。进一步了解发现,所谓“订单式”培养、为全国各个铁路集团、高铁站输送人才,其实是学校与一家名为“中航国铁教育集团”的企业所签的协议。网搜相关信息可知,这家带有“中”“铁”字样的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教育咨询等。高校岂能仅凭与这家教育中介机构的合作,就承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就业承诺”甚至招生欺诈,害人不浅:为了一个虚幻的“毕业后到某某行业就业”的愿望,学生一生中最好的几年时光,就那么糊里糊涂地“扔”在似是而非的“学业”路上。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要比往年更显吃紧。让人担心的是,类似高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言诺而不与”的情况还有多少?学生被集体“退回”事件中的“就业承诺”,原本就是一张“画饼”,学校或相关中介机构根本无力兑现。云南这家学校涉嫌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违反广告法等责任,有关部门应介入调查。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