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延娟 实习生 曾庆庆
他自幼家庭贫困,靠艰苦打拼成功创业;他热心公益,不管哪里需要帮助,只需一个电话,二话不说就带着物资前去帮忙。他就是纪和购物中心董事长张英双,曾获得“南阳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张英双,他看起来很随和,话语朴实低调。
今年48岁的张英双是卧龙区靳岗街道崔营社区人。他小时候家里条件非常差,当时不少人帮助他家走出困境,他的父亲教导他们要多帮助别人。“我感觉在那个时候,心里就埋下一颗助人为乐的种子。”张英双说。
1993年,刚刚二十出头的他来到中州西路二机厂附近做小吃生意,没文化没背景的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慢慢地生意越做越好,他又承包了市区某超市的餐饮区。随着财富和经验的积累,到2010年时,张英双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购物中心,迄今已有八家连锁店。在招聘员工时,他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一路走来,多亏了那些帮助我的人。所以,在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去帮助别人。”张英双说。
这些年来,创业成功的张英双为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孝老爱亲、回报社会是一种美德,在他更像是一种习惯,已融入他生活的点滴之中。
2017年8月,听说靳岗街道崔营社区有两户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他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给每人送去2000元助学金。张英双说:“我就是贫困家庭出来的,深知这些家庭孩子的不容易。我帮助他们,不求他们能记住我,只是希望他们努力学习,毕业后回报社会。”
2018年春节来临时,他带着物资去看望卧龙区靳岗街道崔营社区的贫困户,其中一户老两口都70多岁了,由于儿子病逝儿媳改嫁,他俩带着不到十岁的孙子孙女,生活十分艰难,张英双在送上慰问品的同时,又从包里拿出1000元送给老两口。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得知靳岗街道和周边不少乡镇的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缺少防疫物资,连夜驱车300公里,紧急购买了一次性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防护用品送去,并为他们带去了方便面、面包、火腿肠等食品,累计价值5万余元。
今年高考期间,他又带着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纪和志愿服务队,在市一中志愿岗开展志愿服务,为考生们准备了矿泉水、口罩、铅笔、橡皮等物资,让员工们和他一起享受做公益带来的快乐。
另外,他还走进福利院给孩子们送去礼物,给环卫工送西瓜、看望留守儿童……
这么多年来,一共捐了多少钱,帮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好事,张英双没有认真统计过,他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力所能及地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这就足够了。“今后,我努力把企业做好,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张英双说。
采访结束时,张英双的司机刘师傅忍不住跟记者称赞:“张总真是个好人,我跟着他开车有三年多了,光我见他参与的公益活动就有很多,他的行为也感染了我们这些员工,现在大家都以他为榜样,努力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