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剑
整容低龄化,家长观念需纠偏
前不久,某医美APP推出“爸,你准备好了吗?”系列文案,为“双眼皮节”预热。然而,这则刷爆电梯间的广告,因暗含“爸”对低龄医美者的鼓励,引起广泛争议。
美容整形人群低龄化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关注。据一医美服务平台发布的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分析称,每100位中国医美消费者中,就有19位“00后”。而到2019年,19岁以下中国医美消费者占比达到15.48%。由此看出,整容人群低龄化,已是一种趋势。
美容整形从以前的“不光彩”“遮遮掩掩”到现在的无可厚非,不仅年轻人的想法在变,连一些父母也在为孩子的医美消费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甚至有媒体报道,有家长把整容当作给孩子的“开学礼物”。
一些家长之所以会支持孩子“求美”,很大部分是功利心作祟,在他们眼里,出众的外貌是就业、升学、找对象的敲门砖,提早做好容貌“改造”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如此,部分家长对容貌的功利性认识,叠加一部分整容机构推波助澜,让不少孩子的审美观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偏。
当一个人过于关注外貌,把外貌当成个人全部形象,就会忽视内在的东西,忽视品格、情趣、气质。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审美观,也是一种不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诚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同时应该客观理解美究竟是什么。整容的确可以让外貌变得更好看,但过度依赖整容,却暴露了内在的不自信,以及内心的空虚。
追求美无可厚非,除了追求外表美,加强内在美是更重要的。面对整形整容人群低龄化现象,我们应该谨慎对待。一方面,家长要戒骄戒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孩子正确认识、勇敢面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另一方面,社会应给整容整形热降降温,避免铺天盖地的整容整形广告对孩子形成不良诱导。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