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
让邻里之间熟络起来
昨日,笔者所在小区的业主群里有这样的暖人互动,一位业主发现邻居家的门上插着一串钥匙,敲门提醒,没人回应,马上通过小区业主微信群反映,很快得到了妥善处理。这件事很小,却透露着浓浓的邻里情。
邻里,首先是个地理位置概念。“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住得近,交往多,自然感情浓厚,地理位置就上升到心理位置。
人们常说,“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邻里间的关系却随着钢筋混凝土的林立而显得生疏起来。想过去,大家住的是大杂院,居相邻,情相近,是温情脉脉、彼此帮衬的共同体;如今家家单门独户,对门而居变成了点头之交,见面顶多笑笑,名字都叫不上来,内心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人”字告诉我们,人是相互依存的,需要互相支撑才能立于天地间。根据社会学的原理,人具有无法割裂、不可剥离的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守望相助。现实生活中,我们谁家没有个家长里短,哪个人没有个头疼脑热,有时邻里之间一次热情的握手,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简单的举手之劳,便能消融彼此的隔膜,营造一片和谐温馨的天空。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街道、社区为打破邻里之间的“寒冰”,相继出台了居民公约、邻里文明公约等,尝试为邻里间的文明交往提供规范,以期通过开展“邻居节”“睦邻节”“百家宴”“饺子宴”等活动,让邻居相互熟悉,增加友谊,彼此亲近。为邻里文明交往搭建平台,弘扬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增进邻里之间的情谊。
感人邻里情,最美在人心。把“陌生人”当“熟人”,把邻居当亲人,涵养爱心元素,这也是城市文明的细节和缩影。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尚需培育积极乐观的邻里文化,人人敞开“心门”,家家打开房门,使邻里间活动日常化、沟通经常化,通过以文化凝聚人心,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样,邻里文化产生于家庭,交流于邻里,影响于小区,得益于社区,是最直接、零距离接近群众的最简洁方式,这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要知道,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把社区建设成文明祥和的幸福生活共同体,是文明幸福城市的必要条件。只有每一个社区都充满邻里和睦的温暖与友爱,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
勇敢地从封闭的防盗门里走出来吧,带着真心,融入邻里,彼此熟络起来,延续守望相助的温暖,使更多的心灵水乳交融,让邻里互助蔚然成风。③6